×
眼科

规范化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日间病房的应用效

日间手术主要指符合一定手术适应症患者在入院之前已经完成了入院评估、术前检查、麻醉评价、手术时间约定、住院当天手术安排、术后短暂观察、术后恢复及办理出院等工作,患者无需在医院过夜的一种医疗手术模式[1]。我国的日间手术起步较晚,但是其发展趋势、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眼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频繁、手术完成快等优点,非常适合开展日间手术[2]。本院眼科设置了日间病房,白内障给患者是眼科日间手术的类型之一。但是随着日间病房的应用,笔者发现本院日间病房的管理存在一定不足[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规范化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日间病房的应用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眼科日间病房一共收治白内障手术患者210例,将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5例)。实验组中男61例,女44例;年龄51~85岁,平均(68.)岁。对照组中男57例,女48例;年龄52~84岁,平均(68.)岁。两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并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105例给予规范化管理:(1)安全管理:实施日间病房后,患者在尚未入院前,门诊就诊时已经完成了术前相关检查、手术风险评估、手术时间预约、日间手术流程、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工作。所以,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带领患者前往日间病房,指导患者在病房休息,保证手术期间有充足的体力,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其次,护士需详细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再次确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等数据,保证术前工作均具有有效性与可靠性,避免过敏等因素影响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2)岗位管理;眼科日间病房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但日间病房的人流量较大,眼科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明确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促使医护人员互相合作,有条不紊的完成工作。

对照组105例给予送患者入院病房、术前进行相关沟通,术后观察患者病情等常规工作。

1.3 观察指标

两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1)日间手术完成率;(2)不良反应(眼部异物感、角膜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3)对本次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量表获取,从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术前术后观察、人文关怀四项进行评估,单项总分1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日间手术完成率比较

实验组105例患者中有104例患者在入院当天完成手术、出院工作,日间手术完成率为99.0%;对照组105例患者中有91例患者在入院当天完成手术、出院工作,日间手术完成率为86.7%;实验组105例的日间手术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105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眼部异物感、角膜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组别 例数 眼部异物感 角膜水肿 恶心呕吐 发生率实验组 105 1 2 1 4(3.8%)对照组 105 4 3 5 12(11.4%)x2 - - - - 6.0922 P - - - - 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105例患者对本次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 病房管理 术前术后观察 人文关怀实验组 105 9. 9. 9.对照组 105 8. 8. 8. t - 4.0923 10.0213 8.2765 6.5583 P - 0.01 0.01 0.01 0.01

3 讨 论

白内障手术虽然属于小手术,可作为日间手术类型中的一种。但是,白内障手术也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与破坏性,如患者术后有较高几率发生并发症,尤其是眼内感染这种严重经并发症,其发病率是0.012~0.053%。若患者发生并发症,则必须进行相应的监测与治疗,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花费。但是,对日间手术患者而言,在相应时间内完成手术并出院是他们对治疗的主要目的。若住院时间延误,则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不便,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花费,给患者造成一定损失。规范化管理可规范日间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可促使医护人员按照自己的岗位进行相关工作,可促使医护人员严格遵循医院规章制度,完成各种细节方面的工作,可保证医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在做好患者护理服务的同时,做好日间病房的管理工作。

上一篇: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的预警性护理干预及效果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