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

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的价

眼睛作为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眼部具有复杂的器官结构,手术操作难度大,其眼科手术器械主要为显微器械,具有细小精密的作用端,往往存在狭窄的缝隙和内腔,无法彻底清洗,若不能彻底清洗污染物,则会使器械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从而使使用寿命缩短,并且若存在颗粒物残留,还会诱发眼内炎,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通常情况下,眼科显微器械被污染后,尤其是隔夜的显微器械,如果不能正确消毒处理,不仅会使体液、血液等附着在器械表面,携带大量致病菌,增加患者感染风险,还会使锈斑形成,使关节不灵活或者损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所以,怎样在对眼科手术器械进行高效率、高质量清洗消毒的基础上,使手术器械的损耗减轻,已经成为当前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文章对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眼科2018年2月—2019年7月期间的640件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清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0件。对照组中40件为普通手术器械、150件为显微器械、58例为轴节类器械、72件为管腔内器械;对照组中41件为普通手术器械、152件为显微器械、55例为轴节类器械、72件为管腔内器械。两组的器械类型、数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眼科器械回收清洗管理,具体如下:(1)回收。结束手术后,由手术室护士在固定场所统一放置,消毒供应中心定时进行回收,并且与其他专科手术器械一同运送;(2)分类;(3)预洗。在流动水下对可见污物进行冲洗;(4)浸泡。运用多酶清洗剂进行3~5 min浸泡;(5)漂洗。浸泡后运用纯化水进行冲洗;(6)干燥、润滑;(7)包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改良清洗流程,包括以下几点:(1)增加回收频次。为了避免污染物、血液体液在器械上干燥凝固,将原来每4 h回收1次的频次改为结束手术后,立刻通知供应室对器械进行回收,供应室要做好统筹安排,并且回收器械不能>术后10 min;(2)器械精细分类。对眼科手术器械分类标准进行制定,并且不同器械的清洗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①管腔类器械,比如吸注手柄、超乳手柄等;②轴节类显微器械,如角弯镊、显微剪等;③普通显微手术器械,包括不含死腔、轴节的眼科显微器械,如晶体劈核、角膜切开刀等;④轴节类普通器械,包括含有齿槽、轴节的器械,比如镊、剪等;⑤普通手术器械,主要为不含旋钮、轴节的一般器械,比如平台镊、眼用拉钩等;(3)根据分类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①普通手术器械。在U形架上运用清水将污物冲干净,并且采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②轴节类普通器械。经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后,再运用软毛毛刷对轴节部位进行刷洗;③普通显微手术器械,即在精密清洗筐中对污物进行冲洗,再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④轴节类显微器械。在精密清洗框中将污物冲净后,将多酶浸泡和超声波清洗时间延长,不进行人工清洗;⑤运用高压水枪对管腔类器械进行冲洗后,再浸泡;(4)加强保养和维护。在清洗的过程中,对于不合格的器械,应该及时更换,每周全面保养一次器械,对器械有无生锈、缺损等进行检查,若器械起卷或出现脱落点,要及时进行更换;若器械出现锈斑,在除锈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润滑处理;(5)灭菌包装。完成器械清洗后,在眼科专用胶垫的篮筐内内放置,经检查包装后高压蒸汽灭菌。

1.3 观察指标

1.3.1 镜检法和目测法 在对清洗质量进行评价时,有两种方法比较常见,具体如下:(1)目测法,即通过裸眼检查,判定标准:①器械刃面或表面没有出现任何损伤;②器械表面不存在影响金属光泽的污膜、污物和清洗剂;③器械表面没有粘附通过机械方法可剥落的污物,除开锈迹;(2)镜检法,即运用5倍放大镜对器械进行检查,判断标准与目测法基本一致[2]。

1.3.2 检测损耗率和灵活度 判定器械损耗的标准为:器械表面出现锈斑、刃面变钝、脱落点、尖锐部位错位、起卷或折断,即器械损耗件数/器械总数=损耗率。同时,判定器械灵活,即器械功能正常,且单手握活动自如,器械不灵活件数/器械总数=器械不灵活率。

1.3.3 隐血试验 清洗器械后,运用隐血试验试纸检测清洗情况,由专人人员进行,即洗净双手,取一次性小棉签,滴上显色剂,对各类器械咬合端的各面进行涂擦,若呈现出紫红色,则为隐血阳性(++);若表现为浅紫色,则为弱阳性(+);若无任何颜色,则为阴性(-)[3]。

上一篇:四川省眼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Top